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

时间:2023-09-27 21:02:14
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

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

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1

春秋时,卫国国君卫献公是个骄横粗暴的国君。

周灵王十三年(公元前五五九年),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用军事政变的手段把卫献公赶下了台。卫献公只好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,过着流亡的生活。

驱逐了卫献公以后,孙文子和宁惠子把持了朝政,并新立了卫殇公公孙剽为国君。

但是,宁惠子临死之前,他却领悟到驱逐国君一事是自己的一个耻辱,便叮嘱儿子宁悼子要把卫献公接回来。

不久,卫献公也开始了复国活动,他派人回国与宁悼子联系,并让人向宁悼子许诺:复国后,决不干预国政大事,只掌管宗庙、祭祀等一类的事。

但是,不少大夫反对献公复位。大夫右宰觳见了献公以后,回来劝宁悼子说:“献公虽在外流亡十二年,但粗暴的脾气一点没有变,要让他回来,大家的死期就到了。”

另一位大夫大叔仪也警告宁悼子说:“做事情要前后一贯,你们宁家一会儿参与驱逐国君,一会儿又要接回来,这还不如下棋。棋手下棋如果举棋不定就要失败,何况在对待国君的废立问题上,如此轻率,一定会有灭族之祸。”

可是宁悼子独断独行,以“先父遗命”为借口,不听劝告,一心要独揽大权。后来他灭了孙氏,杀掉了卫殇公公孙剽,迎回了献公。

最后,卫献公却利用大夫公孙免馀,除掉了宁悼子,消灭了宁氏势力,报了自己被宁氏驱逐之仇。

举棋不定的.成语故事2

1 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

春秋 ……此处隐藏710个字……后一贯,你们宁家一会儿参与驱逐国君,一会儿又要接回来,这还不如下棋。棋手下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失败,何况在对待国君的废立问题上,如此轻率,定有灭族之祸。”

可是宁悼子仍以“先父遗命”为借口,不听劝告,一心想独揽大权。后来他灭了孙氏,杀了卫殇公,迎回了献公。最后,卫献公又除掉了宁悼子,报了自己被宁氏驱逐之仇。

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4

成语释义:

举起棋子不知下哪一着好,比喻遇事犹豫不决,优柔寡断,拿不定主意。

来源追溯: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奕者,举棋不定,不胜其耦,而况置君而弗定乎?必不免矣。九世之卿族,一举而灭亡,可哀也哉。

故事链接:

春秋时期,卫国的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、滥杀无辜,朝中许多大臣敢怒不敢言。卫大夫宁惠子联合孙文子等发动政变,将卫献公赶下王位。卫献公在国内无处安身,就流亡到了齐国。

赶走了卫献公,宁惠子就立卫殇公为国君,自己把持朝政。临死时,宁惠子觉得有点对不住卫献公,就嘱咐儿子宁悼子,让他有机会就把卫献公从国外接回来。

流亡在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死了,就积极活动,准备复国。他派人告诉宁悼子,自己复位后,不会管理朝政,只掌管一些宗庙、祭礼之类的事。宁悼子有些心动 了,但是大臣们却一再反对,认为卫献公一旦复国,肯定会进行报复。有一位大臣说:“做事要保持前后一致,你父亲驱逐了卫献公,现在你又打算把他请回来,就 像下棋一样,举棋不定肯定要失败。对待国君的立废问题,一定要慎重啊!”

宁悼子不听劝告,一意孤行。结果卫献公一回国,就把他杀了。

学以致用:

即使是性格果断的人,在遇到一些棘手麻烦事的时候,也常常会举棋不定。

《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